簡/繁切換 |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每個人其實都是我們的鏡子罷了。
所謂關系,很多時候,是爲提供我們"确認感"的一種依據。
确認什麽呢?
确認"我足夠好"。
如果迷失在鏡子裏,如果在所有關系裏,尋找"我足夠好"的證據,那麽你就會被關系/他人控制,失去自我,非常疲憊。
關系讓你疲憊
是因爲你不允許自己真實
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01
在關系中委屈自己的人,會很累
一個人如果不能允許自己真實地做自己,在關系裏就會非常累,因爲真實,就是一種自然地流露。而不真實,卻是需要掩蓋、修飾、僞裝和壓抑的。自然就會累了。
"我身邊沒有什麽真正親密的人,我覺得關系對我來說,是一種負擔"。
我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小S,她是那種比較敏感的人,在大家面前常常都是表現完美,婚姻不錯,也挺有事業心,對自己的要求高,每次出來都是打扮得得體美麗精緻。
因爲和我的關系有好多年了,在她面前我常常自黑,我們倆說話的方式也比較随意,所以她似乎在我面前,會呈現出一種不大一樣的"自我"。
我們倆常常有這樣的對白:
"哎,最近真累,一點自己的時間多沒有了,"
"幹啥了你這麽累?"
"我真的覺得很多場合我都不想去,很多人都不想見,煩,累,"
"那你就不去啊!"
"但是我又覺得拒絕人家特别不好……"
"怎麽不好呢?"
"反正,就是很難拒絕。"
其實,她花了很多時間去那些她說"根本不想去"的場合,見那些"根本不想見"的朋友,應承一些她不是很想答應的事情,是因爲一旦拒絕,可能别人就會對她有不好印象,或者看法,别人也許會失望,或者不高興,"一想到可能這樣,我就勉強自己答應了"。
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02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讓自己滿意
我的朋友小S這樣被關系困擾的人,在生活中很多很多,她們的内心獨白往往是這樣的:假如我拒絕,這個人可能就會覺得我很糟糕,對我失望,也許會因此就讨厭我,不認同我了,我還是不要拒絕了!勉強一下自己吧。
可以看出,小S們,是非常非常在乎關系的。
完全不在乎關系或者他人反應的人,可以說極少,絕大多數人,的确也是活在關系中,我們都希望得到别人善意的反饋,看到别人的笑容,聽到贊許、認同,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,也會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積極和自信的能量。
但是,有的人如果"過度在意關系",就不是在關系中獲得良好體驗,補充自己需要的能量,而是成爲反被關系控制的人,壓抑、掏空自己,去滿足關系中的另外一方。
這樣的人,就會和小S一樣,"和人在一起,就讓我覺得疲憊,我特别需要獨處的自己待着的時間,隻有這種時候,整個人才可以松弛下來。"
因爲過度在意他人的反應,無法承受别人一點點負面的評價(甚至這種評價完全是自己腦補的結果,并不是别人真的表達了否定或不高興),總之一點負面都無法接受,需要所有人都喜歡自己,對自己滿意。
于是無法允許自己去拒絕他人,無法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,因爲這些都可能會引起别人的不愉快,或者對你的良好感覺的改變,無時無刻不在意着自己的言行,對方的反應。
在這樣關系裏一直緊繃着,能不疲憊嗎?
你是被關系控制的人嗎?
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電影《朗讀者》
如果讀到這裏,你内心也有和我的朋友小S一樣的感受,那麽你可能也在生活中,或多或少被某些關系控制着。
控制你的不一定是很多人,可能是你在意的特定的人。比如父母,伴侶,親戚,朋友,同事。
你也不是完全不能展現真實,就如同小S可以在她老公和幾個特别信賴的朋友面前表現出不那麽一樣的自我。你也可以在一部分人面前,表露真實的自己。
這一部分人,就是你在關系裏很多次的确定過的人,對方真的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,接受你的拒絕,接受你表達的不同的想法,而且對你沒有要求和評判,很包容理解讓你覺得很放松。
我們在關系裏,也一直是在尋找着這樣的人,讓我們放松的人,讓我們可以展現真實的人。其實說白了,就是我可以在他的面前,允許自己表現不那麽好的人。
但是,無論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,如果要成長自己,強大自己的内心,我們需要将專注點看向自己,看到自己如此地被關系控制,是因爲太希望在别人面前呈現一個完美的自我,而這個所謂"完美的自我"本來就不是真實的。
任何一種關系中,真實比完美更重要
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電影《朗讀者》
真實的任何一個人,都不可能是完美的。你要真實,還是要完美呢?
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,體驗過"不完美"帶來的創傷。
當孩子表現不好,不在媽媽期待之内的時候,可能就得不到媽媽的接納了,這種感覺讓孩子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了,覺得自己很糟糕。
我們害怕這種感覺,因爲不想再體驗這種糟糕的感覺,我們發展出了一種潛意識中的路徑。
每當我們處在關系中的時候,我們就會刻意去表現出完美的自己——不拒絕,處處照顧别人的情緒,壓抑自己的憤怒,隐藏自己的不同,這樣我們似乎就能處處被人所接納。
這是一種我們很難察覺到的心理過程。
但是要想不被關系控制,我們就要去主動地在關系中,覺察這一點。覺察自己的恐懼,覺察自己的不真實,進行自我對話,一點一點增加表達真實自我的勇氣,一點一點去鍛煉自己去接受别人的"不接納"。

你不用讓所有人開心,隻要讓自己滿意

媽媽的不接納可能會給一個嬰兒下定義,讓一個嬰孩覺得"我是壞的",我被世界遺棄了。
但現在你長大了,你面對的人也不是當年可以決定你的一切的母親,與其在别人面前繼續繃着,做一個看起來完美但是不真實的自己,還不如慢慢展露真實的一面,讓接納的人靠近,讓不接納的人遠離。
但是無論是靠近還是遠離,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評價,都不會改變,你的真正的自我。
關系不能定義你的自我。
關系雖然是你的鏡子,你在裏面看到的是,大家眼中的你,但是那不是唯一的判斷依據,最重要的,還是你心中的你自己。
春節很多人又進入到了交錯複雜的關系裏,當我們面對别人,快要不自覺被關系控制的時候,你可以嘗試給自己提幾個問題,在内心對話:
1) 我在這個人面前表現出這種樣子,真實嗎?不真實的話,我是爲了什麽這樣做?
2) 他對我的評價,是客觀的嗎?是出于他受到個人局限的認知,還是我真的不夠好?
3) 就算我真的在這件事上不夠好,不如某某某,但是這能代表我是一個糟糕的人嗎?這能代表我在别的事情上也很糟糕嗎?
4) 拒絕他了,他會不舒服,可是不拒絕,我會很不舒服。我爲什麽一定要讓自己不舒服而滿足對方?這個背後我的恐懼是什麽?
5) 最後,告訴自己,我不需要所有人的贊同,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贊同。放下這樣的預期。

>
他不是不愛你,隻是不知道怎麽表達
他不是不愛你,隻是不知道怎麽表達
<
散文中景与情
散文中景与情